

她是来自马塘医院的蒋梆婧,是一名才工作了两年的病区护士。记得多年前她刚进卫校的时候,护士的形象是模糊而又神圣的,一袭白衣一顶燕尾帽,打针输液是她认识的全部。四年的学习,整资料,背理论,练操作,考资格,她脑海中的护理又成了不折不扣的技术活儿。然而,她真正与护理的亲密接触,不是在学校的书本上,也不是在老师的课堂里,而是自己真正成为病人的时候。
三年前,正当她要走上实习岗位的时候,一场意外的车祸让她股骨颈骨折,当医生告诉她需要手术的时候,她整个人都要崩溃了。这时候,护士长来到她的床前,耐心地劝慰她,告诉她医院的环境,告诉她手术的方法,还告诉她减轻痛苦的小窍门。到现在护士长亲切的微笑还在她的脑海,暖人的话语还在她的耳边,是她给了自己力量和勇气,整个手术过程她没有再担心和害怕。这时,她不禁想起老师上课时说过的一句话:护理是门有温度的科学!她很感谢那次做病人的经历,通过这样的方式,这里的护士让她明白护理是技术,更是有爱的技术!
世界有时就是这样的奇妙,毕业后她职业舞台竟然正是给自己做手术的马塘医院。那曾经给她力量和温暖的人成了她的同事,那曾经躺着她的病床又有了需要她去帮助的病人。
当她真正置身这个集体才知道,她们曾经的付出是那样的普通和平凡。她感觉有一样东西凝聚起这个团队,在每个人心中生根、发芽,在人与人之间传递、接力!还记得护士长在岗前培训时说过,护士不要做打针输液的机器,要做真正有心有爱的人!以心换心,以情感人,从细节做起!一声问候,一点微笑,一个安慰,一份嘱咐,会让多少病人和家属倍感温暖和安心呀!
就在上个月她们内科病房收治了一位消化道出血的老人,可能是生活和疾病的困扰让她脾气很暴躁,当天深夜老人一个人起身,在厕所上突然呕血不止,好在夜班姐妹及时发现,立即叫来当班医生一起将老人搬至病房,输液输血,把老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!
第二天苏醒后,细心的护士长发现老人情绪低落,知道她对病情有误解,又担心医药费太贵,护士长用简单的话语让老人放了心。从那以后,护理姐妹们也经常和她聊家常,老人家境不好子女又不在身边,老伴儿不在时护理姐妹经常帮她打打饭,买买生活用品。渐渐地老人情绪好多了,脸上有了笑容,也积极配合治疗了。老人出院时,拉着她们的手久久不愿离开,这份爱的温暖感染着她们每一位姐妹,也让她们真正感受到职业的价值,感受到爱的力量!
现在她知道,凝聚起这个团队的是爱,在她们心中生根发芽的是爱,传递分享的也是爱!也许早在她住院的那一刻,她的心中就埋下了一颗种子,一颗关于爱的种子。它有南丁格尔誓言的基因,它有品德修养的人文DNA,它是优质护理的基础,它更与医患和谐同行!如果说护士真是上天派来的天使,那天使手中的魔棒一定是爱的接力棒!